中铁自保10周年迎变:迎首位保险出身“掌门人”,业务转型已开启

作者:小微 发表于:2025月07月09日 浏览量:70048

 作为保险业内的特殊群体,自保公司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上总能“长青”。在赔付低、费用低、成本可控的经营特点下,这些自保公司也保持着行业羡慕的持续盈利之景。

中铁自保10周年迎变:迎首位保险出身“掌门人”,业务转型已开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下称“中铁自保”)就是其中的一员。而今,这家成立十年的自保公司,迎来了新一轮人事调整。

7月7日,中铁自保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核同意,并报告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高大宏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同时,经监管批准,高大宏自2025年7月1日起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其升任董事长后,中铁自保的总经理岗位由副总经理艾艳慧临时负责。

除了高管更迭,今年2月,中铁自保增资事项落地,业务转型也已开启。未来,在新掌门人的带领下,中铁自保将有哪些新突破?

01

迎首位保险业出身“掌门人”

与前几任董事长均出自中铁一方不同,中铁自保新任董事长高大宏是一位有着丰富保险从业经验的“老保险人”。

资料显示,高大宏,1970年6月生,硕士研究生,正高级经济师,曾在保险监管体系工作多年。2006年1月至2016年8月,他曾在原保监会发展改革部规划处(综合处)工作,历任副处长、调研员、处长等职务。

2016年11月,他从政转商,加入中铁自保,出任副总经理一职,2017年2月出任中铁自保董事。2021年12月,高大宏成为中铁自保新一任总经理。今年5月,他开始兼任临时合规负责人,如今又更换了身份,成为中铁自保新一任“掌门人”。

两个十年,一个在保险监管体系打拼,另一个深入保险市场奋斗。这位既熟悉保险监管规则,又深知保险经营特点的“老人”,给中铁自保下一步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从中铁自保此前的董事长任职看,至今已是第五任,期间经历过黄桂章、余邦利、陈峰三人,且黄桂章曾两次出任中铁自保董事长。另外,这三人均出自中铁系统内部,此前并没有过保险从业经历,而高大宏是中铁自保首位具有保险经验的“掌门人”。

随着高大宏的升职,中铁自保总经理一职出现空缺,目前暂时由副总经理艾艳慧临时负责。资料显示,艾艳慧也是中铁自保的一位“老人”,来自中铁一方,自中铁自保成立后就开始在中铁自保任职,历任中铁自保承保与再保部副经理、经理、部长、承保部部长、董事会秘书、业务总监等职务。

不只是中铁自保董事长更迭,从中铁集团保险板块来看,近期人事变动频频。綦虎获批成为中铁汇达保险经纪总经理,中铁汇达保险经纪前任总经理汤纾赴中铁资本保理任总经理,中铁资本保理原总经理章兆欣升任公司党委书记,中铁资本保理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少键目前去向未明。

02

十年发展中的“幸福”与“烦恼”

一位“老保险人”的到来,让业界对其未来如何带领中铁自保发展充满了好奇。从中铁自保之前的发展看,依托于中铁集团,中铁自保已收获了稳定的盈利。

数据显示,2015―2024年,其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0.16亿元、6.89亿元、7.84亿元、11.87亿元、5.49亿元、5.78亿元、6.05亿元、8.28亿元、13.98亿元、7.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2亿元、0.93亿元、1.35亿元、2.07亿元、1.99亿元、1.51亿元、1.95亿元、1.32亿元、1.97亿元。2025年一季度,其保险业务收入为2.45亿元,净利润为0.72亿元。

可以看出,自成立以来,中铁自保就实现“开业即开门”,且保持持续盈利的良好成绩,在既定轨道内“幸福成长”。但成长中也不免遇到一些挑战。

业务规模方面,或受外部环境影响,或因业务调整,中铁自保的保险业务收入近年有所波动。2023年,其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3.98亿元,同比增长68.9%,但2024年,其保险业务收入缩减至7.23亿元,同比下降48.2%。

变化背后,与其产品结构、业务模式有关。据悉,作为一家自保公司,为其母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提供相关的保险保障是其使命之一,但也是这一属性,令其险种结构比较单一,成为制约自保公司发展的重要原因。

就中铁自保而言,根据其官网,公司定位于铁路系统专业风险管理平台,相继开发工程险、货运险、责任险等8大类50余个主险以及近500个附加险产品,较好覆盖铁路各领域的风险保障要求。

尤其是工程险和意外险,一直是支撑其业务收入的关键。例如,工程险在近年发展较快,从2021年的0.95亿元增至2023年的7.98亿元,成为推动公司业务增长的主力军。但从承保利润看,近年来却连续亏损,2021―2023年,其工程险承保亏损分别为0.24亿元、0.74亿元、0.77亿元。于是,在2024年,中铁自保大幅缩减工程险至0.82亿元,同比下降了89.7%。

03

10周年变局开启

2025年是中铁自保建司10周年。这一年对于中铁自保而言,也是重要的一年。

2024年7月,中铁自保曾发布公告称,拟从公司未分配利润中划拨出10亿元,直接按照现有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转增注册资本,这一增资也在当年11月获监管批准。今年2月,中铁自保完成了注册资本等的工商变更,中铁自保资本实力获加持。

今年,中铁自保还首次承保信用保险业务,针对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集装箱业务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需求,深入研究开发个性化的集装箱信用保险产品,并第一时间上线,实现了业务领域的新突破。中铁自保表示,集装箱信保业务的上线,是铁路保险公司相关业务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可为持续开展其他金融类信保业务积累宝贵经验。

一边增资,一边业务转型并扩展业务领域,可以看出中铁自保求变的心。

对于2025年将如何发展,中铁自保2025年工作会明确了经营目标。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高质量发展始终政治正确;二是提升铁路专业风险管理平台作用,高标准服务铁路现代化建设;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四是坚定推进深化改革,以市场化经营机制为引领释放改革动能;五是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促进企业发展与职工共建共享。

如今,有着丰富保险经验的董事长到任,未来还将迎来新一任总经理,中铁自保的新十年也将从变化中启航。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保新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思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